转自:锌链接
本文是井通科技ceo周沙对技术融合大趋势的思考:
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讲,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革命,对近30年来的社会结构重组和社会个人行为,群体组织和集体管理方式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。
那么,在随后而来的更前沿的科技创新浪潮下,都是对互联网架构的进一步升级和进化。
比如,当云计算和云服务带来了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虚拟化,让固定企业固定的硬件和人员配置发生了变化,让任何地方(anywhere)和任何时候(anytime)协同办公变得更便捷。
当智能手机普及,导致了固定网络链接,变成移动网络链接,将个人和企业的上线时间大幅度提高,由此而产生了数量级增长的通信和数据信息,并推进了5g的出现。
当链接互联网的主体,从人类为主,变成人和物同时上网,形成各种比如工业互联网、车联网之类的物联网,最后形成万类相联。
当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突破了,依赖人的智能运作的网络,出现人类和机器算法同时运行。
当互联网的信息内容被各大互联网巨头免费获取,出现了保护个人消费者的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确权和赋值,让传递的内容从单一的信息载体变成复合的价值载体。
更广义的理解,区块链作为一个低成本重构社会信任关系的思维概念,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,会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一、区块链 将信息流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
就产业区块链的细分领域,我们将看到,之前的“互联网 ”向“区块链 ”迈进。因为互联网 整合的基础,还只是通过对企业本身和上下游产业链,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关系进行信息流的整合。
而区块链 ,则是利用区块链本身自带的金融属性,将信息流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。这样的一种新架构,带来的产业变化是革命性的。
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,比如美国现在比较流行的亚马逊购物柜服务。按照互联网 的方式,你看到的“三流”是独立运行的。
资金流:
互联网 :通过信用卡或者电子支付完成购买,持卡人、商家、收单行、清算机构和发卡行之间的对账工作是不同步的。
区块链 :通过钱包使用通证进行支付,参与资金流的各方可以实现即时的清结算。
信息流:
互联网 :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或者智能手机sms(发票),业务流程上的参与各方需要进行多次票据的生成和传输,存在时滞。
区块链 :通过钱包在支付时完成,并对数字化票据(非同质化通证)进行即时的状态更新同步,且不可篡改,完全和资金流保持一致。
物流:
互联网 :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或者智能手机sms(传递开柜密码)、通过密码系统开柜、物流记录取货,物流信息的录入、查询和同步由单个企业数据库控制,物流参与各方的数据难以互通。
区块链 :通过钱包签名开柜,物流记录进分布式账本,便于追溯,难以篡改。不再存在第三方也有开柜密码导致的货物风险。
二、产业协作方式的变更
区块链带来的另一个改变,是行业协作方式的变更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银团贷款,这种有几家甚至十几家银行,对一个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放款,需要各种业务和法律上的协调,最快都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。
而一旦转为区块链,多方协同中需要人工审核的部分,被已设定的智能合约全面替代的场景下,最快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流程。
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,就是区块链 技术本身带来的生态系统的自带金融属性。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,我们可以将每个产业生态的自循环称为小周天。
在这个小周天里,它可以是一个生产大队梁家河,也可以是一个行业,自带金融属性的通证,可以形成小周天里的内部循环,可以用类似于工分这种虚拟货币来做计量和交换的媒介。
这种情况的出现,就解决了目前实体经济,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顽症。
因为对金融体系而言,中小企业融资的可抵押品和风控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。
一旦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需要,尤其是在行业生态里面的资金循环需求,可以通过产业通证解决,那么对其比较熟悉的生态上下游会更加了解企业(尤其是可抵押品)的实际运行情况。
而用生态内部结算体系,将会大幅度地减低生态对外部资金(银行融资)的依赖需求。
三、未来趋势:联盟公链、集群链
从核心技术的突破来看,区块链 大概需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发展:
1. 联盟公链模式。联盟公链是我很早就对井通公链的定位,这里主要解决的,就是当应用所需要的预订的许可性和可监控性,不能直接在完全的公链上去落实,但是又无法完全用联盟私链来解决。
那么如何按照实际需求,把部分需要公链的要求和部分需要联盟链的要求结合起来。联盟公链的英文称作hybridblockchain,算是比较符合产业区块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2. 集群链模式。某种意义上,由moac墨客公链发起的分层子母链架构,就是这样一个路线。
也就是说,可以有墨客底层链或者井通联盟公链担任底层基础设施维护工作,而应用方则可以通过在底层基础链的上层搭建自有专属应用链,每条应用链根据项目不同可灵活自定义共识机制,也可以是私链、联盟链、公链的模式。
应用链和底层的一个或多个基础链形成从强到弱的不同耦合。应用链们可通过跨链实现价值传递,既保有项目自生态又可以跨链融合构建大生态。这种结合模式,也许可以叫做federatedblockchain。
3. 法律文本和智能合约编译器。我反对智能合约的开发者们关于“代码即是法律code is law”的说法,法律必须是现有法律体系认可的人类可以阅读的文本。
而智能合约,则是在安全审计没有问题的编译器的操作下,把人类法律文本转换为机器语言。简单来说,编译器只是执行了翻译工作,而非现在让码农成为“律师”的想法。
相信在产业区块链兴起的过程中,上面说的这些技术趋势,都会很快出现。